這裡是個美麗而富饒的地方,一路上是成排的風力發電站以及各種大山的遼闊與壯觀!另外這裡的美食美景、優美的歌聲和歡快的舞蹈也叫人流連忘返。
火焰山
火焰山脈位於吐魯番盆地的北緣,乃是古絲綢之路北道,呈東西走向。古書稱火焰山為“赤石山”,維吾爾語稱“克孜勒塔格”,意為“紅山”。它由紅色砂岩構成,東起鄯善縣蘭幹流沙河,西止吐魯番桃兒溝,長100公里,最寬處達10公里。火焰山海拔500米左右,素來以高熱而聞名。這裡童山禿嶺,寸草不生。每當盛夏,紅日當空,地氣蒸騰,焰雲繚繞,赤褐色的山體在烈日照射下,熠熠閃光,形如飛騰的火龍,十分壯觀。火焰山之名便是由此而來。
即便只是走馬觀花,也很是驚豔,當然,附近還有古墓,古城,以及獨特的峽谷,沙漠。火焰山由於地殼運動斷裂與河水切割,山腹中留下許多溝穀,主要有桃兒溝、木頭溝、吐峪溝、連木沁溝、蘇伯溝等。
坎兒井
坎兒井又稱坎井,坎井古稱 “井渠”。又名 “坎兒井”。新疆特有的灌溉工程。它利用雪水經過山麓漏入礫石層內的伏流或潛水作水源,主要由三部分組成:一、暗渠,或叫橫渠,是地下的集水道和輸水道,長度不一,最長可達二三十公里。為減少滲漏,有時還用毛氈鋪底。二、露出地面的明渠,用以引水灌田。三、豎井,或叫直井、立井。暗渠每隔二三十米需從地面向下鑿通一豎井,作為出土口和通風口。各個豎井的深度,依山坡下斜度逐漸減低。暗渠水流近灌區,始經明渠流出地面,灌溉農田。井渠技術初在西漢龍首渠施工中應用,後傳入新疆。據十七、十八世紀的《新疆圖志》記載,北疆的巴里坤、濟木薩、烏魯木齊、瑪納斯、景化烏蘇,南疆的哈密、鄯善、吐魯番、于田、和田、莎車、疏附、英吉沙爾、皮山一帶乾旱地區均有坎井;最長的吐魯番哈拉巴斯曼渠長一百五十裡,寬七尺,灌溉田地一萬六千九百多畝。
據近人王國維《觀堂集林·西域井渠考》,井渠技術後經新疆西傳至中亞和西南亞地區。吐魯番盆地有1237條坎兒井,總長度超過5千公里。臨渠飲一杯天然礦泉美容水,盪氣迴腸妙不可言。坎兒井是荒漠地區一特殊的地下水灌溉系統,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
庫木塔格沙漠
庫木塔格沙漠,位於甘肅省西部和新疆東南部交界處(簡稱甘新庫木塔格沙漠),大致位置北接阿奇克谷地-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一線、南抵阿爾金山、西以羅布泊大耳朵為界、東接敦煌鳴沙山和安南壩國家級保護區,該沙漠面積約2.2萬平方千米。庫木塔格沙漠距離吐魯番市區約一百公里左右,非常值得來玩,這是全世界少有的在市區的沙漠。
庫木塔格沙漠夏天讓人感受大漠地風情,寒冬臘月,其沙湖滑冰場則成為娛樂休閒的好去處,體驗沙漠別樣冰雪冬趣。
高昌古城
高昌古城位於吐魯番市以東偏南約46千米火焰山鄉所在地附近。高昌城歷經高昌郡、高昌王國、西州、回鶻高昌、火洲等長達1300餘年的變遷,於西元14世紀毀棄於戰火。1961年,這裡被列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高昌故城包括外城、內城和宮城(可汗堡)3重城,城址內分佈有大量宗教建築遺址和宮殿遺址。寺院建築內有摩尼教壁畫和佛教壁畫、塑像等。城內遺物豐富,出土有不同文字的文書和經典。宮城在最北面,保留較好的外城西南和東南角保存2處寺院遺址。內城北部正中有1座不規則的方形宮城,俗稱“可汗堡”。高昌故城在13世紀末的戰亂中廢棄,大部分建築物消失無存。高昌故城既是中國古代城市營建史上的典型代表,又是世界古代城市遺址中難得的人類文化遺存,成為中國古代地面古城遺址中保存最完好、規模最宏大的城址之一,與另一座新疆消失的古城樓蘭齊名天下。
吐魯番博物館
吐魯番博物館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高昌區,是新疆第二大博物館,也是國家一級博物館。館藏有巨犀化石、吐魯番出土乾屍、吐魯番出土毛紡織品、彩陶等稀世珍寶。
1989年建成,占地9畝,由主館和巨犀陳列館兩部分組成,總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吐魯番博物館有藏品3287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35件,二級文物260件,三級文物640件,是新疆地州市中規模最大的博物館。吐魯番出土文物陳列廳展出文物近300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28件。舉世聞名的吐魯番出土文書有契約、籍帳、官府文書、私人信劄等。這些文物都是研究魏晉南北朝隋唐史的重要資料,粟特文、回骼文、梵文等古代少數民族文書是研究少數民族古文字的珍貴資料。
葡萄溝
葡萄溝,位於吐魯番市區東北11公里處,南北長約8公里、東西寬約2公里,是火焰山下的一處峽谷,人口8972人。溝內有布依魯克河,主要水源為高山融雪,因盛產葡萄而得名,是新疆吐魯番市的旅遊勝地。2007年5月8日,葡萄溝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吐魯番的葡萄溝景區,是遊客到新疆吐魯番旅行的必到之處,走近村莊放眼望去,每家每戶都搭著葡萄架。
阿斯塔那古墓群
阿斯塔那古墓群,距吐魯番市約40多千米。它是古代高昌王國城鄉官民的公共墓地,東西長5千米,南北寬2千米。墓葬按家族種姓分區埋葬,以天然礫石為界,畛域分明。
阿斯塔那墓形制為斜坡墓道洞室墓。古墓平面形狀如“甲”字。墓室前方,是一條10多米的長的斜坡墓道,墓道盡頭連著墓室,是死者安息的地方,墓室一般高為2米以上,4米見方大小,墓室頂為平頂或穹窿形。在古墓中出土文書、墓誌、繪畫、泥俑、陶、木、金、石等器物以及古代錢幣和絲、棉毛織物等珍貴文物上萬件,尤其珍貴的是這裡出土的乾屍即中國木乃伊,可以與埃及的相媲美。
阿斯塔那古墓以葬漢人為主,同時葬有車師、突厥、匈奴、高車以及昭武九姓等少數民族居民。
沙山公園
沙山公園位於鄯善縣辟展鄉境內,北側緊靠鄯善縣城,平均海拔300米,沙山公園是利用庫木塔格沙漠北緣綠洲接觸帶的特殊地裡環境建立的一個公園,1990年始建以來已初具規模。公園分南北兩部分,以沙山邊緣東西向橫穿的緩流分界。北部占地500畝,東側為水上活動區、文化娛樂區、兒童活動區、花卉觀賞區和葡萄園。西側為草坪區、植物園。南部區為沙漠,有沙漠活動區、沙療區和沙漠植物區。
交河故城
交河故城位於吐魯番市以西約13千米的亞爾鄉。西漢時,是“車師前國”的都城。唐代為西州所轄之交河縣。唐王朝派駐西域的最高軍政機構“安西都護府”一度曾設在這裡。後遷至龜茲(今庫車縣)。六世紀的曲氏王朝在此設立了交河郡。交河故城曾出土不少文物,如唐代蓮花瓦當、蓮花經卷等。
交河故城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得最完好的生土建築城市,也是我國保存兩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遺跡,唐西域最高軍政機構安西都護府最早就設在交河故城。1961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4年6月22日,在卡達杜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交河故城作為中國、哈薩克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交河故城是西元前2世紀至5世紀由車師人開創和建造的,在南北朝和唐朝達到鼎盛,9至14世紀由於戰略位置重要,連年戰火,交河城逐漸衰落。元末察合台時期,吐魯番一帶連年戰火。交河城毀損嚴重,終於被棄。
艾丁湖
艾丁湖為吐魯番盆地的“盆底兒”,南距吐魯番市約40千米。湖盆東西長約40千米,南北寬約8千米,面積約152平方千米。湖面低於黃海海平面154.43米,僅次於約旦的死海(-392米),被稱為世界第二陸上低地。
吐魯番郡王府
吐魯番郡王府位於吐魯番市區東郊的葡萄鄉木納爾村,距吐魯番市區2千米,毗鄰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蘇公塔。吐魯番郡王府據史科考證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距今已有300年的歷史,是吐魯番郡王額敏和卓生活和主持政務、指揮軍事的地方,也是清王朝期間吐魯番維吾爾族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指揮的中心。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坐落在吐魯番市東45千米火焰山中段,木溝河谷西岸的懸崖峭壁上,南距高昌古城僅15千米,是新疆境內較大的著名佛教石窟寺遺址之一。
吐峪溝
吐峪溝位於新疆吐魯番鄯善縣境內,東距吐魯番市約55千米。這裡曾經是佛教和伊斯蘭教的聖地。吐峪溝千佛洞從勝金口沿火焰山南麓東行15公里,便到了吐峪溝千佛洞。這裡共有94個洞窟,現存45個,溝東 21個,溝西24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