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為華夏文明的發祥地,天水的伏羲文化歷史久遠,被稱為伏羲故里。在甘肅秦安縣發現的“大地灣文化遺址”被認為可能和上古時代的伏羲有關。隴東地區的慶陽一帶是周人發祥地。禮縣大堡子山有早期秦公大墓,秦人發祥地“西犬丘”就在禮縣一帶。甘肅在春秋時代東南部屬于秦國,西部屬于西戎,公元前688年在現在天水一帶秦國設置了邽縣,前280年設置隴西、北地二郡。
甘肅地理,東西橫跨超過一千公里,不論是戰略、文化、歷史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漢代由于張騫通西域,河西走廊成為“絲綢之路”的必經要道,以及許多新的城鎮興起,漢武帝在現在甘肅一帶將黃河以西分置四郡,黃河以東置五郡,統歸涼州管轄。
十六國時代有5個國家在甘肅境內建都。南北朝時代屬北魏,當時佛教從西域傳入,在甘肅境內大興石窟,目前最重要的有敦煌石窟(莫高窟千佛洞)、麥積山石窟、炳靈寺石窟等。
唐代重視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甘肅一帶的作用,將其分置關內道、隴右道和山南道,共轄22州,其中在河西走廊最大的是甘州(現在張掖一帶)和肅州(現在酒泉一帶)。安史之亂之后,甘肅倍受戰亂,異族侵入,宋代時歸屬西夏。西夏將唐代的甘、肅兩州的首字合并,設置“甘肅軍”,從此正式稱為甘肅。成吉思汗大軍進攻西夏時,死于甘肅,遺體雖然運回蒙古,現在甘肅興隆山上有成吉思汗衣冠冢。
河西走廊自古就是東西往來要道,地處連繫中原與西域的咽喉位置!
甘肅處于中國地理的中心,輪廓是細長形的,位于青藏、內蒙古 、黃土三大高原交匯處,其西北一端與蒙古國接壤。東部是起伏較大的黃土高原,海拔1500-2000米,黃河及其支流渭河、洮河等流貫,水力資源豐富,秦嶺以南為白龍江流域,氣候溫濕,植物茂密,年降水量500毫米左右;西部烏鞘嶺以西,分別為南、北兩山對峙所形成的河西走廊,南山以祁連山為主,山勢高大,多在三、四千米以上,北山則較為低矮,主要有龍首山、合黎山等,區域內的河川是內陸水系,多半是由南往北流,有疏勒河及弱水等,其中以弱水流域面積最大,氣候干燥,年降水量150毫米左右,以半荒漠和荒漠為主,由于祁連山融雪灌溉,在山麓形成沖積扇,走廊中有河流的地方形成相連的綠洲,是甘肅的糧倉,外面則是山地和沙漠。
雪後拉卜楞寺,冬季的甘南仍歡迎旅人的駐足,別有另一番風情!
六盤山以西植被稀少,以東降水豐富,植被繁茂。西南角和青藏高原接壤,是高山草原,水草豐美的天然牧場。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甘肅省有人口有2502萬人,與2010年相比,年平均增長率為-0.22%,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1307萬人,占52.23%;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1195萬人,占47.77%。另外,省會蘭州人口為400萬,是甘肅省政治經濟中心,也是最適合的旅遊集結及出發點。
這是一條穿越甘肅及四川的藏區旅遊路線,依旅遊之步調,行程以七至十日為宜,雖然是藏區,但仍可接觸到回族等少數民族。
甘肅地形呈狹長狀,地貌復雜多樣,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四周為群山峻嶺所環抱,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傾斜。甘肅地處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內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匯地帶,氣候類型從南向北包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和高原山地氣候四大類型。以民族而論,含蓋2個民族自治州(臨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7個民族自治縣(天祝藏族自治縣、張家川回族自治縣、肅南裕固族自治縣、肅北蒙古族自治縣、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東鄉族自治縣、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9個民族(藏族、回族、裕固族、蒙古族、哈薩克族、東鄉族、保安族、撒拉族及漢族),有著多元的民族文化,有著各自不同的生活型態,就旅遊而言能感受濃濃的異族風格。